金秋启新程,我的林业“第一课”(二)
秋风拂过林海,新学期的朝气与林业人的坚守撞个满怀。在林业事业的征途上,无论是刚走出校园的新人,还是入职多年的林业骨干,每一位从业者都有着独属于自己的“第一课”,这些珍贵的初体验,都会成为历久弥新的宝贵记忆。对于他们而言,从首次深入林间感受泥土芬芳,到首次参与林调绘制生态蓝图;从首次细致查看种子种苗守护生命希望,到首次操控无人机俯瞰茫茫林海……这踏足林业的每一个“首次”都让他们真切触摸到林业工作的独特魅力,让他们更加坚定守护绿色的使命,并逐渐懂得“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千钧重量。这些成长印记,共同诠释着林业人的责任与担当,也让林业精神在代代相传中焕发生机。
雷林公司遂溪林场分公司 杨宗棠
作为一名遂溪林场分公司的护林员,下基层第一次参与造林的经历,是我心中最特别、最难忘的“林业第一课”。
去年春天,我跟着林队的老同志去造林。此前从未接触过这项工作,原以为种树是件很简单的事,到了现场才发现其中藏着不少学问。在桉树林里,跟着同事们给树苗培土,当掌心触碰到湿润泥土的瞬间,才明白“守护”不是简单的口号,而是要落实到每一株幼苗的具体行动。株距要用卷尺反复确认,点穴植苗时,得仔细研究每一株穴盘苗的姿态,再小心回填用黄壤与适量基肥掺和而成的“襁褓”。每株嫩绿幼苗从基质中探出头来,都需要细心照料,仿佛我们在孕育无数个小小的希望。从晨光初露忙到暮色降临,汗水浸透衣衫,手上也磨出了红印,但看着新栽的树苗齐刷刷耸立在林地,心里满是踏实。这堂“课”让我懂得:造林要扎稳每棵苗的根,就像我们成长要打牢每一步基础,要像树苗一样扎根学习,才能向阳生长!
广西中林国控公司 覃秀兰
记得第一次操作无人机踏查林地时,手柄微微发烫,掌心沁出薄汗。屏幕那头,是一片我曾用双脚反复丈量,却从未如此完整凝视过的林海。
起初,操控时还略显生涩,镜头不时晃动,但当我稳稳悬停在那片曾因虫害泛黄的区域上空,通过高清影像清晰捕捉到新萌的嫩绿时,一种前所未有的震撼与喜悦瞬间涌上心头。那些崎岖难至的山脊沟壑,此刻毫无保留地铺展在眼前;每一棵树的冠幅、长势,都变得清晰可辨。
无人机的嗡鸣声在耳边回响,我忽然读懂了科技为林业调查所开拓的崭新维度。它虽不曾替代我们跋涉的脚步,但让守护多了更清晰的视角。从此,巡山不仅是用脚步践行守护的初心,更能借科技之眼,更精准地守望每一片绿意的呼吸。
永安人造板厂 胡伟艺
三年前那个清晨,我独自站在生产线翻板机前,口中默念着操作规程:“检查急停按钮位置,确认液压表压力值……”,手心沁出细密的汗珠。巨大的板坯从热压机送出,带着灼人的热浪,我紧盯着传送带上的板材,生怕它在翻转的瞬间发生偏移或剐蹭。
当第一块板材在机械臂的托举下平稳翻转,光滑的底面完美呈现时,我悬着的心终于落了地。原来,那传送带的节奏是生产的脉搏,精准的定位是无声的工匠语言。我渐渐读懂了这道工序的韵律,也触摸到平凡操作里蕴藏的非凡魅力——每一次的平稳翻转,都是对成品的守护。
如今三年过去,我每次站在翻板架前,仍会想起那个早班的紧张与忐忑,更珍视此刻的从容。在这轰鸣声里,我重温了选择这份职业的初心:以专注的凝视,护送每一块板材安然转身,让它们以最完美的姿态,迎接下一道工序的淬炼。
中江种业 陈光
第一次操控无人机为水稻喷洒农药的场景,至今仍历历在目。那天清晨,我站在田埂上,望着连片葱郁的水稻,手中攥着遥控器,心里既紧张又期待。作为种子生产者,以往我们都是靠人力或地面机械开展植保作业,而这一次,科技的力量就真切地握在手中。
无人机缓缓升空,旋翼卷起轻微的风声。它在合适高度悬停后,开始均匀喷洒——药液如细雾般轻柔落下,覆盖每一寸禾苗。我紧盯着屏幕,小心调整航线,生怕出现漏喷或重喷的情况。开阔的田野上,远处的电线杆静立,天色微阴,而我和这台灰色无人机,正成为这片绿色画卷中的新元素。
那一刻,我深刻感受到农业现代化的脚步。无人机不仅作业高效精准,更减轻了人力负担,避免了人工喷药可能出现的不均匀问题和安全风险。作为一名种业人,这次“第一次”让我更加坚定:要用科技守护良种,让田间管理更智能、更绿色。这片水稻,不仅是产量的希望,更是我们种业创新实践的起点。
永安林业森林经营分公司 黄宇
那是我刚入职公司的第一个月,第一次跟随前辈深入林区开展森林资源调查。手里拿着刚领到的测树罗盘仪,我既兴奋又紧张——兴奋的是终于能亲手操作专业仪器,紧张的是怕测不准数据拖了团队后腿。
师傅耐心地教我调试仪器,如何瞄准树干胸径位置进行读数、记录。山林里光线斑驳,仪器反光镜中的刻度需要仔细辨认。我弯着腰,反复调整角度,额头上渗出了细密的汗珠。当第一次独立完成一个样地的边界测定以及样地内林木的胸径、树高的测定并准确记录时,我忍不住轻呼一声:“成功了!”
那一刻,我真正体会到林业工作的严谨与精确。每一个数据背后,都是对森林资源的尊重与守护。罗盘仪不只是工具,更是林业人连接森林资源的桥梁。如今每次使用它,我都会想起那个初秋的清晨——初心如树,向阳而生。
永安林业永林蓝豹家居公司 杨丽平
2007年11月初,我入职福建永林蓝豹家居有限公司,任职仓管一职。那些满是新鲜与笨拙的“第一次”,让我真切感受到了这份工作的温度。
第一次跟着师傅点数入库,触摸到不同材质的木地板时,才知道实木地板的温润与复合地板的挺括竟如此不同。师傅教我看型号、识标志,我盯着包装上的数字反复记,生怕弄错一片。当地板终于核对无误,我明白 “每片地板都连着客户家的温暖”不是一句空话。
独自整理货位时,我按照图纸把不同规格的地板分类摆放,遇到找不到货物的情况,急得手心冒汗,师傅没有指责,而是耐心告诉我“标签朝外侧”的小技巧。那天夕阳透过仓库窗户,照在整齐的货堆上,我忽然懂得,这份工作不只是简单的搬卸、清点,更是要用细心和责任心守护每一份家装的期待。
如今,我再拿起地板,多了份熟悉的底气。这些“第一次”里藏着对工作的热忱与坚守,藏着从生疏到熟练的每一次尝试,也让我懂得,平凡的岗位上,认真对待每一件小事,就是价值所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