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

深入推进“五联”机制建设 全面开创军民协同森林防火新局面

发布时间:2017-06-22 来源: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军民融合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加强军民融合发展作出重要指示,明确要求把军民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加快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格局。武警森林部队与林业主管部门及森林防火相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扎实开展联防、联训、联指、联战、联保等“五联”机制建设,大力推进森林防火领域军民深度融合,这是创新森林防火工作机制、推动军民融合发展的重要举措,必将有力提升我国森林防火工作整体效能,更好地维护国家生态安全。
  一、充分认识推进森林防火领域军民融合的重大意义
  在森林防火领域深入推进军民融合,能有效解决制约武警森林部队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和结构性矛盾,必将对我国森林防火事业带来深远影响。
  (一)推进森林防火领域军民融合是贯彻军民融合战略的重要举措。军民融合的核心是资源配置,要义是破除军民二元结构,目的是建立一个开放体系,使军地优质资源优化整合,最终达到融入体系、改造体系、重塑体系、催生新型能力的目的。武警森林部队是森林扑火的国家队、专业队和突击队。《国家森林火灾应急预案》明确指出,我国森林防火坚持统一领导、军地联动,分级负责、属地为主,以人为本、科学扑救的原则。推进森林防火领域军民融合发展,实践基础坚实,发展前景广阔,对于挖掘整合各方优势资源,实现军民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推进森林防火领域军民融合是提升森林防火工作整体成效的实际需要。近年来,各级各部门联动响应,军警民协同作战,联指联战联保,群策群力扑火救灾,共同在短时间内扑灭2017年四川省甘孜雅江“3·12”、内蒙古大兴安岭毕拉河“5·02”、内蒙古呼伦贝尔陈旗“5·17”等重特大森林火灾,在森林防火领域军民融合作用得到了充分显现。针对当前防扑火工作中建设缺乏统筹、资源缺乏共享、紧急情况下协同不够等问题,必须继续推进森林防火军民融合发展,构建森林防火工作科学高效运行机制,全面提升森林防扑火能力和水平。
  (三)推进森林防火领域军民融合是森林部队有效履行职责使命的重要保障。森林部队是一支因林而生、依林而建的专业武装力量。组建60多年来,森林部队充分发挥尖刀作用,在历次重特大森林火灾扑救中作出了突出贡献,但与广大人民群众需求和肩负的神圣使命相比,部队职能作用还有很大提升空间。在部队双重领导的特殊管理体制下,只有坚持走军民融合发展之路,才能充分发挥森林部队按行政辖区部署、兵力集中、调用便捷、统一领导与分级指挥相结合的体制优势,获得更多有力支持,最大限度提升部队履职效能,更好发挥这支专业化武装力量的特殊作用,为维护森林资源安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二、准确把握推进“五联”机制建设的关键环节
  “五联”机制建设,就是要打破多年来森林防火领域军地各部门、各方力量在防火工作中相对独立,沟通联络和力量整合不足的现状,在预防、训练、指挥、作战、保障等五个方面开展全方位战略整合,切实增强军地部门协同配合,着力提升森林防火整体效能。
  第一,开展常态化“联防”。防范胜于救灾。要在国家森林防火指挥部和所在地政府的统筹部署下,根据部队特点赋予其全方位的火灾预防职责和任务,建立防火常态机制,完善军民联合防火体系。一是做好预警响应。加强与气象部门的会商联动,共同做好森林火险预测预报。通过地面和空中巡护、视频监控、卫星遥感等手段加强火情监测,强化火源管理,做好防火物资装备等准备。二是深化宣传教育。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反复提醒公众注意森林防火。地方林业部门和森林部队共同组成防火宣传队,持续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不断扩大宣传范围,提高全民防火意识。三是开展防火执勤。各力量统一制定方案,联合组织行动,构建设卡抓“点”、巡护查“线”、清山搜“面”、瞭望管“片”的“大联防”格局,对重点火险区实施网状覆盖,努力消除火灾隐患。四是实施靠前驻防。按照指挥、兵力、装备“三靠前”原则,在火灾多发区和重点区域,联合实施靠前驻防,做到早发现、早出动、早扑救,坚决防止小火酿成大灾。五是完善基础设施。全面实施《全国森林防火规划(2016-2025年)》,加强林区防火隔离带、防火公路、瞭望塔、机降点、蓄水池、通信基站、装备预储库、靠前驻防点建设,军地共同规划、共同使用、共同管理,为高效扑救火灾奠定坚实基础。
  第二,开展专业化“联训”。整合军地训练资源,加强防火灭火专业人才培养,提升各类灭火力量专业素养和协同灭火能力。一是共同培养专业人才。指导部队掌握最新林业政策方针和法律法规,让部队专业技术骨干参加地方举办的各类防灭火培训班。森林部队培训基地要积极承担国家、地方指挥员和灭火力量教学任务,确保一线扑火人员得到全面培训。二是共同提升灭火能力。建立军地联训联演模式,规范演训时机、课题、规模、形式,逐步形成长效机制。防火部门要协调各方统一制定训练计划,定期开展战场勘察和实战演练,突出练指挥、练协同、练保障,不断提升整体合力。经常组织各层级开展战术培训和战法研讨、战例剖析、机具维护保养等交流活动。三是共同使用训练条件。建立军地训练场地统筹规划建设和使用管理机制,采取联合设计、共建共享、功能嵌入、优化组合等方式,加快建设大型综合灭火训练基地和野外战术训练场,构建优势互补、军民互通的实战化训练条件。适度开放部队训练场、教导队,为军地有关部门组织培训、演练等提供保障。
  第三,开展一体化“联指”。加强各级森林防火组织指挥体系建设,以地方政府为主导,依托现代信息网络技术装备,协调指导各职能部门、各灭火力量,完善运行高效的联合指挥平台和指挥机制,增强森林防扑火统筹协调指挥能力。一是强化专业指挥力量。各地各级森林部队领导担任当地森林防火指挥部成员或副指挥长等职务。灭火行动中,在地方行政首长的统一领导下,建立扑火前线指挥部,各成员单位领导参加灭火作战联席会议和火场工作组,参战森林部队的主要首长为总前指决策提供主要作战方案。二是同步应急响应。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军地定期会商火险形势。加强联合作战值班,遇有重大火情及时启动应急响应程序,各成员单位依案联动,同步展开地方应急响应措施和部队战备等级转换。发挥森林部队通信指挥系统和战地保障优势,依托森林部队开设总前指,提供便捷高效的指挥通信、地理信息和战地服务等保障。三是实时共享信息资源。军地合作建立森林灭火联合应急指挥平台,引进接入气象预报、地理信息、指挥决策等系统,实时掌握水文气象、道路交通、遥感测绘、火场态势、舆情动态等作战要素信息,同步共享扑火力量分布情况和火场态势。协调有关部门加大投入,建立森林防火信息专网,构建有线电话、卫星电话、移动电话、无线电台等互为补充的专用信息通道,统一通信频段、呼号和数据标准,实现指挥通信互联互通。扑火作战时,将森林部队前指和地方前指进行深度整合,共享软硬件设施,必要时合二为一。四是规范组织指挥。灭火行动中,各力量统一接受扑火总前指指挥,统一组织火情侦察和情报信息搜集,统一部署力量,统一展开行动。参战部队内部建立垂直指挥体系,前指对部队指挥应遵循组织指挥程序,通过部队指挥员和指挥机关实施,防止出现多头指挥、越级指挥问题。
  第四,开展合成化“联战”。坚持走“专业为主、专群结合、军警民联合”具有中国特色的森林灭火力量建设之路,根据各力量专业特长,明确任务分工,规范作战方式,密切协作配合,全面提升灭火作战效能。一是构建平战结合的力量体系。落实《国家森林火灾应急预案》,因地制宜加强扑火力量体系建设,统筹建设使用专业森林消防队、武警森林部队、航空护林站、驻地军警和当地群众等力量,形成作战、支援、应急和储备四种类型队伍梯次配置、相互衔接的力量体系。平时由地方森林防火部门制定各力量联合灭火作战方案,分方向确定指挥编组、力量编成,确保战时依案联动响应。二是构建科学高效的协同模式。扑火总前指有效整合各参战力量,优化协同方式,明确配属关系,加强火情信息、兵力调动、扑火指挥等方面的协同,做到信息上联通、决策上联席、行动上联动。一般情况下森林部队主要负责打火头、攻险段,地方专业森林消防队主要负责打火翼、灭火尾,驻地军警主要负责清火线、守火场,地方职工群众主要负责供水源、搞保障,真正形成侦、通、打、烧、隔、清、守、供责任清晰、分工明确的联合作战体系。三是构建机动灵活的兵力布局。统筹考虑国家和地区森林防火力量配置,打破属地限制,加强区域协作,按照重点区域加强部署、重要时段靠前部署、立足全国机动部属的思路,优化森林部队兵力部署,与地方专业森林消防队合理编成,以驻地力量为一线、周边力量为二线、跨区增援力量为三线,形成固守要点、辐射周边、面向全国的布局。
  第五,开展集约化“联保”。合理配置保障资源,推动军民在日常战备、人才队伍、装备技术、宣传文化等多领域融合发展,实现平时联合建、战时协同保,使各方优质资源在统一的平台上得到最充分的共享、最有效的应用。一是全域机动立体投送。协调交通、铁路、民航等部门,健全军地一体的应急投送响应机制,用好国家、军队和属地交通战备资源,建立完善“铁公空一体”的运力保障体系,确保扑火人员和物资远程投送、快速到位。二是强化装备科研协作攻关。建立灭火装备信息共享和研发协作平台,军地相互通报新装备规划和新技术配备情况,积极与地方大型军工集团、优势民营企业开展战略合作,完善通用项目技术协作、重点项目联合攻关、成熟项目吸收引进机制,汇聚需求激发创新动力,集中财力攻克技术难题,统一专业装备技术标准,加快提高灭火装备现代化水平。三是统一组织应急保障。灭火行动依托前指统一组织合理调配资源,围绕衣食住行医修等方面,完善部队自供自保、区域统供统保、厂家承供承保相结合的综合保障体系,拓宽保障渠道,为完成灭火任务提供有力支撑。
  三、着力提升“五联”机制建设成效
  开展“五联”机制建设,推进森林防火领域军民融合发展,首先在思想理念上要深入融合,从国家生态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的高度出发,牢固树立“一盘棋”的融合发展理念,形成共同推进的工作合力。
  一要统筹协调、立体推动。森林防火军民融合发展涉及单位多、领域广、协调难度大,只有通过自上而下统筹协调,才能形成立体推动态势。要坚持政府牵头主抓,防火部门具体负责,成员单位全力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形成强大合力。要积极搭建平台,通过联席会议、联合办公等方式,分层次搞好对接,畅通沟通渠道,开展协作交流,发挥各自优势,以平台联动促进深度融合。要突出项目推动,把融合需求分层细化、分级归类成具体项目,统筹规划设计,统一实施推进,最大限度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提升融合质量。要抓好试点引路,推进在内蒙古自治区开展的“五联”机制建设试点,形成可复制推广的成型模式。
  二要切合实际、创新发展。打破传统格局,推动森林防火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根本出路在改革创新。要推进条块融合向体系融合转变,围绕需求,打破常规,把防扑火相关的行业和部门紧密联系起来,把重要资源、关键技术、急需平台、响应机制等纳入到军民融合体系中来。推进临时融合向常态融合转变,统筹好林业发展规划和武警森林部队发展规划的对接,统筹好生态文明建设和部队现代化建设的双重需求,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共享。推进单向融合向双向融合转变,充分发挥军地两种优势、整合军地两方资源,共建平台,共享成果。
  三要有据可依、规范推进。军民融合发展涉及军地双方,事关各方利益,需要规范军地双方开展军民融合的责任、义务、方法、程序,确保有法据可依、有章可循。国家层面,要系统梳理多年军民协调中的经验和不足,制定出台推进森林防火领域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指导性意见,明确军民融合发展的目标,充实军民融合发展的内涵。地方层面,应抓紧出台相关配套政策措施,健全情况通报、定期会商、联席会议等制度,为基层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提供具体的指引。武警森林部队层面,要深入研究部队参与火灾预防的具体手段和切入点,建立部队内部的火灾预防绩效考评机制,进一步研究与地方林业部门在防火值班、队伍训练、日常勤务保障、战地通讯和后勤保障等方面的联动方式,切实发挥部队在人员、装备、训练等方面的优势,最大限度为林业部门提供有力支持。
  推进森林防火领域军民融合发展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各有关方面应齐心协力,共同推进,全面构建联合指挥、力量协同、资源共享、保障有力、高效完备的综合作战体系,加快形成责权统一、军民一体、资源共享、运转同步、相关部门单位协同参与的森林防火新格局,更加有效地保护森林资源,为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建设生态文明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相关信息